可凝結顆粒物(Condensable Particulate Matter,CPM):在煙道內高溫煙氣環境中通常為氣態物質,排放到大氣環境中經冷卻、稀釋而短時間內冷凝或者反應形成的固態或液態顆粒物。
按照GB/T 16157、HJ 836捕集的顆粒物為可過濾顆粒物(Filterable Particulate Matter,FPM),它是指在煙道內能被濾筒或濾膜直接截獲的液滴或固態顆粒物。那么總顆粒物(Total particulate matter,TPM)是煙氣中排放顆粒物的總和,由可凝結顆粒物和可過濾顆粒物兩部分組成。
1.化學成分和反應:
CPM中的主要無機組分包括水溶性陰離子(如SO4²?)和金屬元素(如Na?、K?),這些成分在煙氣中通過化學反應生成。例如,SO?和H?SO?在降溫和稀釋后冷凝成顆粒物。此外,NH??和有機組分(如多環芳烴PAHs和正構烷烴)也是CPM的重要組成部分。
2.物理過程:
CPM在煙道內以氣態存在,排放到大氣后,由于溫度降低和稀釋作用,氣態物質冷凝成液態或固態顆粒物。這個過程受到煙氣排放時的溫度、降溫幅度、濕度等因素的影響,促進了水溶性離子(如硫酸根離子、硝酸根離子)的生成。
它會產生哪些危害?
1.形成霧霾:
CPM是形成PM2.5氣溶膠的核心物質,它的特征是粒徑小(亞微米級)、消光性強、粒數巨大(、很難沉降,同時還能吸濕放大,直接導致霧霾。
2.影響人體健康:
可凝結顆粒物可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由于其粒徑小,比表面積大,更易深入肺部甚至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可凝結顆粒物中的一些化學物質,如重金屬、有機污染物等,具有毒性,會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等造成損害,影響身體健康和正常生理功能。
3.腐蝕設備設施:
在一些工業生產過程中,如煙氣排放后的處理環節,可凝結顆粒物可能會對設備和管道造成腐蝕。例如,在濕式氨法脫硫中,脫硫塔外生成的可凝結顆粒物會導致塔體腐蝕嚴重;水泥煙囪排出的煙氣中,可凝結顆粒物會使煙囪內壁受到腐蝕。這種腐蝕不僅會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縮短設備的使用壽命,還可能導致設備泄漏、損壞等問題,增加企業的維護成本和生產風險。
4.干擾監測數據:
可凝結顆粒物會對環境監測設備產生干擾,影響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例如,在冷干法CEMS中,可凝結顆粒物會導致二級過濾器濾芯變色堵塞,影響采樣流量;在測量探頭外形成電化學反應,干擾測量數據。這些問題會給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帶來困難,無法準確評估環境質量和污染控制效果。
應該如何去監測它呢?
總結:對比冷凝法和稀釋法,其中冷凝法能夠實現FPM和CPM的分離捕集,且比稀釋法具有一定的便攜性,但SO2會溶解形成硫酸根離子對測試結果產生正偏差。間接冷凝法的優點是能夠真實反映氣相CPM進入大氣后的形成過程,但無法實現FPM和CPM的分離捕集,且儀器體積大,較為笨重。
2.2《固定污染源廢氣 可凝結顆粒物的測定 干式沖擊冷凝法 方法指南(暫行)》,廣東省生態環境廳;
采用干式沖擊瓶和過濾裝置測試煙氣中可凝結顆粒物。其原理是可凝結顆粒物樣品采集裝置與可過濾顆粒物測試方法聯用,煙氣中可過濾顆粒物被脫除后,可凝結顆粒物在樣品采集裝置中冷凝并被沖擊瓶和后置濾膜收集,樣品采集后立即用氮氣吹掃沖擊瓶與濾膜以去除溶解性二氧化硫等氣體,再分別用去離子水、丙酮和己烷清洗、萃取分離成有機組分和無機組分兩部分,再經濃縮、蒸發干燥和稱重。根據有機組分和無機組分的質量和采樣體積,計算出可凝結顆粒物有機組分、無機組分及總質量濃度。
4.相關監測產品應用案例
來源:青島眾瑞,ZR-D35型廢氣可凝結顆粒物采樣管及配套裝置
以上為可凝結顆粒物CPM相關介紹,通過檢測CPM的排放濃度、成分和粒徑分布,可以識別主要污染源和高排放環節,實現對重點污染源的精準監管及治理;開展可凝結顆粒物監測,對于提升大氣污染防治的精細化、科學化水平,改善空氣質量具有重要作用!